summaryrefslogtreecommitdiff
diff options
context:
space:
mode:
authorTong Hui <tonghuix@gmail.com>2016-09-27 23:31:59 +0800
committerTong Hui <tonghuix@gmail.com>2016-09-27 23:31:59 +0800
commitb184029bfb6ed4f74a249ff6cd3b12807c46297c (patch)
tree17e4c69fed7284582281f1f6449e680d0dbe5656
parent5bab6ee8f14ec3b304f8b953902efbd7cb01853f (diff)
downloadfsfs-zh-b184029bfb6ed4f74a249ff6cd3b12807c46297c.tar.xz
remove foreword-trans
-rw-r--r--docs/foreword-trans.md22
1 files changed, 1 insertions, 21 deletions
diff --git a/docs/foreword-trans.md b/docs/foreword-trans.md
index c3da4a2..c1b7717 100644
--- a/docs/foreword-trans.md
+++ b/docs/foreword-trans.md
@@ -1,23 +1,3 @@
## 译者序
-数据考古学(data archaeology)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据说是兴起于 20 年前,像译者这样的初学者有时也能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几年之前,译者拿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 Ph.D. 之后,为了逃离家乡的战火,辗转来到了一家位于异国的数据考古学博士后流动站。
-
-一天晚上,译者正在实验室内调试一段用于数字图像特征提取的例程(用于识别未知的影像数据),合作导师将一只破旧的纸箱推进实验室,让译者试着从中发掘一些可能有意义的东西。译者翻开一堆布满灰尘和划痕的数据盘片,忽然发现一片“20 周年纪念版”的盘片,上面用记号笔写着一段备注:“此操作系统不支持英特尔迅驰平台的无线局域网适配器”云云。若不是由于这段备注,译者也许根本不会多看它一眼。
-
-译者保存了正在调试的例程之后利用这张盘片重启了工作站,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操作系统环境,并且在引导界面只注意到了这个操作系统的版本代号:Wheezy。然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并加上持之以恒,译者开始逐渐地适应了这种在绝大多数用户看来难学难用而又缺少众多功能的操作系统。然而,随着译者的研究的深入,译者发现这个特定的操作系统发行版只是某个庞大的项目中的一部分。事情逐渐变得明朗,译者所见到的不是一款普通的操作系统发行版,而是传说中的“GNU 计划”。
-
-曾几何时,黑客社区的人们自由分享程序代码,他们是一群尽情享受智慧乐趣的人们。然而,这种自由分享遭到了知识性组织和商业性组织的强烈反对,它们将自由分享看作对它们所推崇的某种秩序的威胁,于是它们开始为计算机软件授予专利,大部分软件成为了私有的,而继续尝试分享软件的人们成了盗版者。
-
-天堂向左,私有向右。不甘堕落的黑客们被迫转入地下。在自由的指引下,他们不可避免地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成功。直到有一天,那些知识性组织和商业性组织决定让计算机背叛用户,并且通过德拉古式的法案使得计算机不再是属于用户的通用目的机器。这样的迫害几乎导致了自由软件的彻底消亡。
-
-战,还是降?如果我们选择“战”,我们很可能将会失败;如果我们选择“降”,我们已经毫无悬念地失败。“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也许“第谷之路”中描述的场景终将到来,我们将会不得不屈从于出版商和计算机公司。但在那之前,让我们在抗争之中赢得荣耀吧,不仅是为敌人们留下尽可能苦涩的一丝记忆,更是让后人知道,我们至少不是心甘情愿地接受它们的奴役的。
-
-译者忽然发现,自己所从事的“数据考古学”竟然是一门原本不应该存在的学科。不知后人会不会为此感到疑惑:21 世纪的人类开发了各种数字技术,其目的只是为了将人类的文明遗产永久地锁进数字黑暗时代。
-
-无论如何,译者感激 Richard Stallman 为我们带来了 GNU 计划,正是 GNU 计划的追随者们在这 30 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使得自由软件的光辉有可能永世不灭地照亮后人的前行之路。
-
-流亡的叙利亚炼金术士 Nadebula 翻译于“日光之城”数据考古学实验室,黎巴嫩,巴勒贝克,巴克斯神殿地下 18 层。
-
-Translated by Nadebula the Syrian Alchemist in Exile, at Heliopolis Data Archaeology Lab, B18 Bacchus Temple, Baalbek, Lebanon.
-
-本文采用创作共用:署名-禁止演绎 3.0 或更高版本许可证(CC BY-ND 3.0 or higher)。
+TBD